就想跟大家伙儿唠唠这个百度指数邀请码的事儿。我估摸着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样,有时候想查个啥关键词热度,结果一头撞到这个“邀请码”的墙上,真能把人气个半死。
起因:瞎折腾的念头
话说回来,我为啥又跟这玩意儿较上劲了?还不是前两天收拾屋子,翻出来一堆老物件,其中就有我当年捣鼓“锤子手机”那会儿的一些笔记。那大概是2018年的事儿了,那时候我还寻思着给锤子手机整个啥粉丝站之类的,现在想想也挺逗的。怀旧情绪一上来,就想着去百度指数上瞅瞅,当年那些个关键词,现在是个啥光景,纯属好奇,也算是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。
一头雾水:邀请码是个
结果?点开百度指数,想整个自定义的词儿瞅瞅,好家伙,弹出来个框,说要啥“邀请码”。我当时就懵了,啥玩意儿这是?印象里以前用百度指数,好像没这么多弯弯绕绕。难道是我太久没用,跟不上时代了?
不信邪,我就开始在网上搜。搜来搜去,说法也是五花八门。有的说得找人邀请你,拿到码填进去就行。有的说以前随便用,后来就改成邀请制了,专门给那些“内部人士”或者“合作用户”用的。说白了,就是不让你我这种普通小老百姓随便用了呗!
我的折腾实践:四处碰壁
就有点犟脾气,越是搞不明白,越想弄明白。
- 第一步:问朋友。我寻思着身边总有搞运营、搞市场的朋友?他们兴许有路子。结果问了一圈,大部分人给我的反应都是:“百度指数邀请码?那玩意儿现在这么难搞?” 要么就是说他们自己也是蹭公司的账号,私人手里根本没这东西。得,这条路算是堵死了。
- 第二步:搜“野路子”。我就不信邪,网上会不会有啥“分享”或者“生成器”之类的?结果搜了半天,净是些过期的信息,要么就是些不靠谱的广告。心里也明白,这种官方的东西,哪能那么容易就有“野路子”。
- 第三步:回忆过去。我就琢磨,以前用的时候,到底是咋回事儿?印象里,好像早期确实是随便添加关键词查询的。后来好像是说,只有被邀请的用户才有权限创建新的关键词指数。感情咱是错过了那个“黄金时代”!
这一通折腾下来,真有点儿火大。你说你一个工具,搞那么多门槛干啥?不就是查个数嘛整得跟啥机密情报似的。这种感觉,就跟我当年为了个破手机的售后,打了无数个电话,每个部门都把我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,问题还是没解决,那种憋屈劲儿,一模一样!
有时候我就在想,这些大厂,是不是就喜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?显得他们多高级,多有“壁垒”似的。用户体验?不存在的。反正你爱用不用,不用拉倒,有的是人挤破头想用。
结果?不了了之
折腾到我那个“锤子手机”关键词的怀旧查询计划,也就那么不了了之了。邀请码?影子都没见着。我现在算是看明白了,这玩意儿,你要不是有特定渠道,或者有熟人在里头,基本上就别指望了。
可能有人会说,你不会去官方渠道申请试试吗?嗨,我也想过,但转念一想,我一个普通用户,没啥业务合作,人家凭啥给你?估计填了申请也是石沉大海。算了算了,咱也没那闲工夫去磕这个头。
各位朋友,如果你们也卡在这个百度指数邀请码上,我的经验就是:随缘。 有时候,不是咱们不努力,是有些门槛,它就不是为你我这种普通人设的。与其在这上头死磕浪费时间,不如泡杯茶,看看窗外,心情还能舒畅点儿。至于那些关键词热度,大概看看公开的,或者换个工具,也就那么回事儿了。
得,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分享到这儿。说白了,就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记录,希望能给后来人提个醒,别像我一样,一头热血碰一鼻子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