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情感电视剧,大伙儿第一反应,可能就是哭哭啼啼,家长里短,看得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。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,直到我前阵子,闲着没事儿,看了一部叫《超越》的剧。你别说,看完之后,我这心里头,就跟开了扇窗似的,有点儿不一样了。
刚开始,我也是冲着打发时间去的。老婆孩子都睡了,自个儿客厅里找点啥看看。点开这个《超越》,本来以为又是那种腻腻歪歪的情感戏码,没想到,看着看着,劲儿就上来了。
它不光是让你哭,让你笑,它里头那股子劲儿,那个人物为了目标死磕到底的精神,还有那种家庭成员之间既有矛盾又有扶持的真实感,挺打动我的。看完之后,我就琢磨,这剧好在哪儿?它咋就能让我一个大老爷们儿也看得津津有味,还时不时跟着揪心,跟着激动?
于是我的“实践”就开始了。第一步,我决定不再是被动看剧了。以前看剧,就是跟着剧情走,演员哭我就跟着难受,演员笑我就跟着开心。这回我看完《超越》,我开始回忆,开始琢磨。我把一些我觉得特好的片段,又倒回去重新看,琢磨演员的表情,台词的深意,还有导演为啥这么拍。我发现,一部好的剧,它里头的细节特别多,每一句台词,每一个镜头,可能都有它的用意。
第二步,我开始尝试去理解角色,而不是简单地评判。以前看剧,老喜欢说,这人怎么这样,那人怎么那么坏。看了《超越》之后,我试着去想,为啥这个角色会做出这样的选择?他经历了他当时的处境是啥样的?这么一想,就觉得很多角色,即便是所谓的“反派”,他也有他的无奈和苦衷。这就让我看剧的时候,心态平和了不少,也更能体会到人性的复杂。
第三步,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,就是把剧里的那点“好东西”,往自己生活里搬搬。《超越》里头那种不放弃的精神,那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,还有那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,这些东西,不光是在剧里感人,放到现实生活中,也特别有力量。我就想,人家剧里头的人物,遇到那么大的坎儿都能挺过去,我自个儿在工作上,生活上遇到点小挫折,算啥?得学学人家那股子劲儿。
我还特意去找了些关于这部剧的幕后制作来看,了解导演是怎么想的,演员是怎么理解角色的。这一番折腾下来,我发现看剧的乐趣,远远不止于剧情本身了。它变成了一种学习,一种思考,甚至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。
这么一来,我再看其他电视剧,眼光就不一样了。我会下意识地去分析它的结构,去看它的人物塑造,去品味它的精神内核。有些剧,看着看着就觉得没啥意思了,因为它太空洞,太浮躁,除了表面的热闹,啥也留不下。但有些剧,就像《超越》这样,它能让你看完之后,心里头沉甸甸的,能琢磨出点东西来。
所以说,我的实践就是从一部《超越》开始,改变了我看情感电视剧,甚至所有电视剧的方式。不再是单纯地追求感官刺激,而是学着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,去感受那些能真正触动灵魂、引发思考的内容。这感觉,比单纯看个热闹,要充实得多,也有意思得多。这可能就是我理解的,怎么去“超越”那些普通的情感电视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