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始折腾的缘由
去年回老家看我妈,老太太非要我教她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,结果发现她戳屏幕半天打不出一个字。我寻思这不行,九宫格拼音对老一辈太难,手写才是刚需!结果试了手机自带那个输入法,跟画符似的,写完字系统要思考半天人生,气得老太太差点把锅铲扔了。
踩坑六连翻
回家后我就憋着劲要找个靠谱的,应用商店里凡是带“手写”俩字的APP全被我扒拉出来了。先从评分最高的开始,一个接一个装:
- 第一个:界面花里胡哨,广告弹窗比我妈的唠叨还频繁。刚写两笔,“叮咚”蹦出个算命广告,手一抖直接画了个波浪线。
- 第二个:识别速度慢得像老牛拉破车。写完“今天天气真好”,眼睁睁看着它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,等它显示完整句话,我都喝完一杯茶了。
- 第三个:宣传说支持连笔,结果我写“吃饭”硬是被认成“乞反”。老太太要真用了,估计得问我“乞反”是啥新式外卖。
- 第四个:手写框小得像蚂蚁窝!手指头粗点就直接糊成墨团了,删改错字还得拿指甲尖儿戳半天。
- 第五个:离线模式就是个摆设。在电梯里试了下,识别率直接掉到解放前,笔画拆得亲妈都不认识。
差点放弃的转折
试到第六个的时候我已经不抱希望了,安装包小得可怜,心想八成又是坑货。结果打开直接惊了——干净得像我刚打扫完的书房!连个牛皮癣广告都找不到!半信半疑写了句“明天买排骨”,刚抬手指头字就跳上去了,连我习惯性写的行书都认准了!
不死心又折磨它,故意写得龙飞凤舞:“炖汤放淮山别放姜”。除了把“淮”字认成“准”,其他全中!最关键是能叠写!不用等字消失,直接接着写,屏幕自动把字串连成句子,跟用真纸笔一样顺溜。
意外收获
本来就想给老太太找个工具,结果自己倒用上瘾了。现在在地铁上单手捧手机,大拇指划拉划拉就能回消息。前两天突发奇想翻出电子笔,在平板上抄经书玩,连毛笔字的飞白效果都给模拟出来,墨渍晕染得比我用砚台还自然。
折腾这一圈算是明白了:吹得天花乱坠不如上手试两笔。现在我妈逢人就显摆手机写诗——虽然她写的“春眠不觉晓”老被认成“寸目不觉小”,但老太太乐呵!这就值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