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冒出的疑问
上周末我蹲在沙发上看电视剧,主角念了几句古文,弹幕里飘过“这风格像《文心雕龙》”!我当时就懵了——文心雕龙是谁写的?咋跟神龙教似的。立马掏出手机搜,度娘给我推了几百条结果,但全是营销号和广告,有的说是孔子,有的扯李白,整得我头晕眼花,跟嚼了满嘴烂泥似的。
硬着头皮查资料
我气呼呼地关掉网页,觉得必须整明白这事儿。第二天一早跑去小区图书馆,直奔文史区乱翻一通。书架上落满灰,我抹了一手黑,半天找不着北。后来管理员大妈看我可怜,塞给我本破破烂烂的《中国文学简史》。我找了个角落坐下,翻开书页嘎吱响,从南北朝那段开始啃。
读着读着,越看越糊涂——书上写啥“骈文”“文论”,我愣是听不懂。干脆撕了张纸,拿笔头记关键词:书名、年代、人名。边查边叨咕,折腾了一上午没结果,肚子饿得咕咕叫,差点把书吞了。
意外发现真相
正准备放弃,突然翻到书里夹着张旧书签,上面印着个古人像。我眯眼凑近看,底下小字写着“刘勰画像”。心里咯噔一下:这不就对上了嘛赶紧翻回前几页核对,果然黑纸白字写着,《文心雕龙》就是南北朝一个叫刘勰的老头写的。书里还说,他年轻时候穷得叮当响,蹲寺庙里蹭饭吃,边啃馒头边憋出这部书,后来成了大文豪。
我乐得拍大腿,立马掏出手机拍下那页书。回家路上,特地去菜市场买了半斤猪肉犒劳自己——折腾这半天,总算把刘勰的身份给扒拉清楚了。现在谁再问我文心雕龙谁写的,我就得瑟地回一句:就那寺庙里啃馒头的刘老汉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