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搞项目碰上个破事,急需弄台性能靠谱的nest2017。好家伙,一搜才知道水这么深!市面上叫这名儿的厂子两只手都数不过来,价格差距能买部新手机,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看得我脑壳疼。实在没办法,硬着头皮自己踩坑去了。
第一步:先瞎找一堆厂家名单
我直接打开搜索软件,噼里啪敲了“nest2017 供应商”、“nest2017厂家批发”,屏幕刷地弹出一大片公司名字。啥A厂B公司C科技的,名字都挺唬人,还都挂着“源头工厂”“十年老牌”的招牌。我先不管真假,把这些名字和网站地址统统扒拉到表格里,数了数,13家,够我喝一壶的了。
第二步:打电话打到耳鸣
照着表格里留的电话,一家家打过去问。开头几家接电话的妹子声音倒是甜,一问详细就露馅儿了:
- A厂家:我问“你们用的是啥核心配件?”对面支支吾吾半天,蹦出一句“进口的,放心哥!”好家伙,进口也分三六九等…
- B公司:价格倒是报得贼快,比别人低一大截。我心一动,追着问“包安装调试吗?保修几年?”对方突然含糊了,“那个…安装可能要您自己找人,保修一年是基础,加钱可以延长哈!”差点掉低价陷阱。
- C科技:接电话的哥们儿拽得二五八万,问参数直接怼我:“参数都是机密,客户不需要知道那么多!”得,您牛,我先撤了。
一通电话打下来,嗓子冒烟,血压飙升,表格里直接划掉7家不靠谱的。
第三步:杀到现场看“真身”
光听吹牛不行,剩下6家我亲自跑!两家在市里,其他都得坐高铁去周边城市。鞋都磨薄了,但真值得!
- 去看D厂,展厅样品光鲜亮丽,跑去车间一看,组装工位螺丝散一地,线路板裸露着随便丢,灰尘比我老家灶台还厚。当场溜了。
- E公司车间倒是挺干净,销售拍胸脯保证参数。我要求现场通电试精度,结果数据波动比我心跳还大。销售脸都绿了,推说“这台是展品,放久了…”骗鬼!
- 最狗血的是F家,合同看了三遍没毛病,正准备签,法务朋友帮我扫了眼附件小字,发现一条坑爹的:“设备核心模块如因使用不当损坏,需按厂家指定价格付费更换,价格见附表”。问销售附表在哪,他眼神躲闪。我逼着他翻出来,好家伙,那块“核心模块”换个新居然要总价的60%!鸡贼!
选了家还凑合的
兜兜转转,最终定的G厂(不说全名了怕被找麻烦)。不是它多完美,是矮子里拔高个儿:
- 车间虽然旧但管理规范,工人干活有条理。
- 核心配件让我看了采购合同复印件,虽然牌子不是顶级也算大路货。
- 合同里白纸黑字写了免费安装、三年整机保,关键配件价格列表作为附件钉在后面,写得清清楚楚。
- 现场测试了半小时,精度基本稳住了。
机器现在用着还行,暂时没出幺蛾子。但折腾这一大圈我算看透了,这行当信息差大得要命,坑都藏在笑容和合同缝儿里。真要买,别懒!该跑跑,该查查,该翻合同的边边角角一个字都别放过!说多了都是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