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实践经历分享
今天我想聊聊“拨流苏”是啥意思,因为我上个月参加了表妹的大学毕业典礼,现场就看到这么一幕。当时大家穿得都挺正式的,校长在台上做演讲,突然就喊学生们一个一个上台,他还拿起个帽子上的穗穗,从左往右拨了一下。我觉着这动作挺新鲜的,以前只听说过扔帽子啥的,就没在意过这东西。回家路上我跟表妹聊天,问她那是在干她说是毕业仪式的一部分,但具体啥意思她也没太搞明白。我就来劲儿了,心想着得搞搞清楚,好歹下次参加这种场合别闹笑话。
第二天一早,我就开始动手查资料了。先上网搜关键词,比如“毕业拨流苏含义”,结果跳出来一堆网页。我点开了几个看起来靠谱的,发现它们都说得比较官方化,我就换了法子,直接翻学校的公告页。没想到,还真在表妹大学官网上找到了去年毕业典礼的流程说明。那上面用大白话解释了:拨流苏就是校长或老师拨动学生帽子上的穗穗,把位置从右边挪到左边,象征着从学习者转成毕业生的身份转变。但这解释还是有点干巴巴的,我就想找点背后的故事。
后来我灵机一动,跑去问了大学教历史课的邻居老张。他平时爱研究传统,听我说这事儿就乐了,直接拉我进屋开讲。他说这仪式不是中国自古来的,而是从西方传进来的玩意儿,源头能追溯到古代欧洲大学的规矩。那时候学士帽的穗穗代表学生级别,拨动它就像个“毕业开关”,意思是你学成了,可以出校门了。但传到中国后,大家加了点本土特色,比如强调学业圆满、新起点啥的。老张还举例说了自己当老师时主持仪式的经验,强调拨的时候要轻手轻脚,免得穗穗缠一起闹笑话。这经历让我觉得更接地气了。
搞完调查后,我试着整理下思路,用简单话来我觉得拨流苏就是:
- 含义:挪个帽子上小穗穗,代表学生变毕业生。
- 由来:西边老底子传过来的,现在成了毕业标配。
实践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从亲眼看到到四处打听,再到现在能轻松讲明白,过程虽小但收获大。下次再参加毕业典礼,我就能跟新人说这个门道了,省得他们一脸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