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天不亮人群的共同点,这3个特征你中招了吗?

今儿凌晨四点二十,闹钟跟催命符似的响个没完。我一把拍下去,从被窝里弹起来的时候,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那些天不亮就爬起来折腾的人,到底是不是跟我一样靠咖啡续命?这事儿必须整明白。

我决定当一个月“反人类”

上个月刷到篇鸡汤文,吹什么凌晨四点效率高。我一拍大腿,行,从明天起就当这群“天不亮人群”之一员!结果头三天直接给我干懵了。第一天,闹钟设四点,响了半小时才把自己从床上撕下来,闭着眼摸到厨房灌了两大杯特浓黑咖,坐书桌前脑子还像团浆糊,愣是对着空白文档发了半小时呆。

第二天学乖了,提前把咖啡机和保温杯放床头。闹钟一响,闭着眼睛按开关。听见咖啡机“咕噜咕噜”的声儿才勉强睁开一只眼。结果端着热咖啡往书房走,脚趾头哐当一声踢门框上,疼得我龇牙咧嘴,咖啡洒了一半。

抓拍“凌晨幽灵”

光自己折腾不够,我开始蹲点看别人。连续三天凌晨四点蹲小区阳台,举着个微单假装拍月亮(像素糊得妈都不认识)。真叫我抓着规律了:

  • 那个骑共享单车的眼镜男,雷打不动四点一刻出现在7号楼门口,车筐里永远塞着个鼓囊囊的帆布包。我眯眼瞅了仨早上,终于看清帆布包上印着XX生鲜的Logo——好家伙,送菜的!
  • 隔壁栋亮灯的那户,每天四点零五分灯就“啪”一下亮了。有次下楼扔垃圾正好撞见女主人在院里跳绳,穿着件洗变形的旧T恤,呼哧带喘地跳。聊两句才知道她得赶在六点前弄完早餐送孩子上学。
  • 马路对面24小时便利店的小哥,四点整准时拉开门铁闸。我踩着拖鞋过去买关东煮,看他一边打哈欠一边码货架,眼皮底下两坨乌青快掉到颧骨了。

我的硬核记录表

折腾了二十来天,我干脆弄了个Excel表,专门记录自己和“同类”的魔鬼作息

  • 第一栏:起床时间(精确到分)
  • 第二栏:清醒耗时(从睁眼到脑子能转的时间)
  • 第三栏:咖啡因摄入量(单位:杯)
  • 第四栏:干成的事儿(比如“写完方案开头三行”、“成功没把鸡蛋煎糊”)

填到第十五天,表格直接戳心了——只要四点起,清醒时间必超半小时,咖啡必喝两杯以上,真正有效率干活的时间……算上煎鸡蛋也就一小时顶天。

熬出来的真相

坚持到一个月那天,我瘫在椅子上翻记录,突然悟了这些天不亮就折腾的人有啥共性:

  1. 都是“被迫营业”:那送菜的、跳操的、便利店码货的,没一个是为“享受凌晨静谧”起来的。
  2. 全靠肾上腺素死撑:我靠咖啡因,人家靠生活所迫。有次看到送菜大哥等红灯时头一点一点地打瞌睡,绿灯亮时差点把车蹬进绿化带。
  3. 白天永远是碎渣状态:我下午三点开会时哈欠连天被老板瞪,便利店小哥下午在柜台后头小鸡啄米——这世上哪有什么超人,不过是拿命换钱的凡人。

今早我五点自然醒了,瞅了眼窗外灰蒙蒙的天。果断关掉闹钟,翻身裹紧被子。去他的自律人设,老子要睡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