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设计依据参考摘要:

最近我在琢磨新博客内容的主题,就直接打开电脑翻找以前的笔记。这事儿说起来挺烦人的,因为每次做内容设计,我总得先参考一堆摘要依据,不然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。

开始搞参考摘要

我先翻出前几年的几个项目记录,里头全是东拼西凑的摘要。有的来源乱七八糟:有的是网上的论坛讨论,有的是从别的博主那儿抄来的句子,还有我自己瞎编的案例。我一股脑儿全堆在一个文档里,然后开写草稿。写到一半,突然发现这些摘要依据相互矛盾——比如有人说“内容要短小精悍”,另一个人却强调“细节不能漏”。我顿时头大如斗,心想这不就是扯淡嘛

没办法,我只得硬着头皮整理。先从最老的摘要开始筛:我一条条扫过去,删掉那些太浮夸的、或者压根不靠谱的部分。过程中,我用表格简单分类了一下:左边放“设计原则”,右边放“实际应用”,但做了一半就给放弃了。因为表格越搞越乱,活像个大杂烩——左边写“用户喜欢故事性”,右边却冒出个“直接讲干货更好”,两方干起架来了。

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法

写到这儿,我觉得得找帮手。我喊老婆过来帮看看,她刚瞥一眼就摇头:“你这摘要都是垃圾,太啰嗦了,换我直接撕了重写。”我一听这话,火气就上来了——我辛苦攒的材料,被她贬得一钱不值。但冷静想想也对,这些依据摘要确实太多水货。我就重新梳理,只留了最基础的几条:比如“内容别太长”、“加点儿幽默故事”。然后试着自己动手写demo段落。

没想到,写demo更难熬。我尝试把摘要应用进去,开头硬塞了个笑点,但读起来贼尴尬;结尾想简短点,却又跑偏了方向。反复折腾了一下午,文档里全是删改的痕迹,像个涂鸦本。我干脆砍掉了70%的摘要,只留下个骨架,再凭感觉写完整了内容。反正嘛内容设计靠不住别人,只能自己摸索。

结果和反思

写完之后,看着成品觉得还行——至少能见人了。但我心里清楚,这事儿暴露了大问题:参考摘要越多,脑子越浆糊。就跟过去那次搞项目一样:前年我学着大V的摘要设计内容,结果流量惨淡,被我粉丝喷得体无完肤。那次之后我就懂了个道理:摘要依据就是骗自己,实际干起来全凭手感。下次再干这种活儿,我决定直接从零开始,省得又被坑。

回头一琢磨,这回经历让我想起小时候抄作业:参考一堆别人答案,但错题连篇——还不如自己瞎蒙。现在写博客也一样,摘要堆成山也没屁用。内容设计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是靠摔跤长记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