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是这样的:
上周三刷视频,看见个弹幕飘过“叒叕”,我当场傻眼。心里琢磨这俩玩意儿到底咋念?查完才发现念ruò zhuó,脸都臊红了——平时自认文化人儿,结果被生僻字打回原形。
跟字典死磕的第一天
翻出落灰的新华字典,从部首查起。“叒”字查“又”部六画,“叕”字查“又”部八画,翻得手指发黑。结果查完念啥转头就忘,气得我直拍脑门儿:“这笨方法不行!”
试出来的五个野路子
方法一:拆零件硬凑
- “龘”字拆成“龍龍龍”?直接记成“龙多到飞起”,发音就记dá
- “饕餮”拆成“号虎 食殄”,联想“掏钱请客吃到撑”,瞬间记住tāo tiè
方法二:编狗血小剧场
- 记“翮”(hé):想象仙鹤打架拔羽毛(鹤=hé)
- 记“觊觎”(jì yú):小偷“记着鱼塘位置想偷鱼”
方法三:谐音梗王附体
- “耄耋”=毛叠→“猫跌成毛毯”(mào dié)
- “鹬蚌”=鱼棒→“鱼竿敲河蚌”(yù bàng)
方法四:手机输入法硬刚
在微信聊天框里手写“龖”字,笔画写到第18笔时跳出来“dá”的读音,当场截图存相册。连续手写三遍,比抄十遍好使。
方法五:厕所墙壁开光
把容易忘的“靐”(bìng)打印出来,用透明胶贴在马桶对面墙上。每天蹲坑时盯着看,三天后看见“雷”字自动脑补“又双叒叕被雷到生病”。
现在啥水平?
昨天涮火锅,菜单上写着“𬊈㸆㷽”(bǔ kào shān)。服务员都念不出,我直接拍桌:“不就是小火煨三鲜吗!”全店大叔大婶看神仙似的瞅我——心里在狂吼:这仨鬼字昨天刚贴在淋浴房瓷砖上!
说句实在的:搞这些花活比死记硬背强十倍。现在我媳妇微信名叫“䲜䲜”(yè),朋友问就说是“夜宵吃四条鱼”。你看,装X这事,还得靠谐音撑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