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天热得要命,我嘴馋想整点儿冰淇淋吃吃,结果在超市买了几个牌子,全是坑爹货,吃得我差点儿吐了。
开始瞎逛超市选牌子
那天下午,我背着包直奔小区门口的大超市,想着搞点儿清凉的。一进冰柜区,看得我眼花缭乱,堆满了各种牌子。我随手捞了几盒:一个叫“甜蜜冻冻”,包装花花绿绿;另一个是老牌子“北冰洋”,标签上写“进口奶油”;还有个新牌子“冰爽达人”,广告吹得天花乱坠。我琢磨着,这玩意儿肯定没啥区别,就全扔购物车里了。
回到家,我兴奋地拆包开吃。第一口啃“甜蜜冻冻”,齁甜得跟喝糖水似的,喉咙都堵了。接着尝“北冰洋”,奶油味儿淡得跟水一样,还冒出股塑料味,吃得我直皱眉头。试“冰爽达人”,刚入口冰凉凉的,转头就拉肚子,一看成分表,添加了一大堆乱码化学名。
动手实验找出雷区
吃了个大亏,我气得不爽,非要搞搞清楚。第二天,我专门腾出时间跑超市,重新挑牌子。这回我长了个心眼儿:先看包装背面,翻成分表。发现“甜蜜冻冻”里塞满了添加剂,“北冰洋”用植物奶油冒充进口货,“冰爽达人”保质期短得离谱。我还现场舔了小样,有的粘糊糊的,有的碎成渣。
为了靠谱点儿,我揪住店员瞎聊问:“哥们儿,这冰淇淋真有人买吗?”结果人家悄悄跟我说,这几个牌子老被投诉,全是坑爹货。回到家,我翻了冰箱存的老品牌“光明”,对比着吃了遍,发现成分干净点儿味道稳点儿。
总结出三大避坑技巧
折腾一圈儿,我总算摸清了门道。避雷区就三大招:
- 一看成分表:盯着包装背面,添加剂多的直接甩一边儿,真奶油少的全是假货;
- 二尝小样别手软:超市里多舔两口小样,甜腻腻、碎渣渣的赶紧扔开;
- 三问店员掏实底:揪着店员胡扯几句,人家透口风就能识破广告吹牛。
我再没掉坑里,挑牌子准多了。希望大伙儿也试试这些招,省得跟我一样吃坏肚子白花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