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韦编三绝说的是谁?简单分享孔子的传奇事迹!

昨儿突然琢磨起这个成语,韦编三绝听着就够玄乎的。晚饭后我顺手抽了本《成语故事》就想翻翻看,结果愣是翻到封面都快掉了,也没找着详细解释。行,咱自己动手查!

翻书查资料的费劲劲儿

我先把书房里能翻的都翻出来,字典词典加历史书堆了一桌子。翻到《史记》那本厚的跟砖头似的,眯着眼找"孔子世家"那段。结果里头字儿小的看不清,急得我直挠头,还得跑阳台借着亮儿看。

  • 竹简绳子都磨断了? 书上写孔子读《周易》读得太狠,编竹简的熟牛皮绳子都断了好几次。乖乖,这得翻多少遍!
  • 咋读个书就跟拼命似的? 顺藤摸瓜往下查,《论语》里头有段话特别显眼:"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",好家伙,饭都忘了吃,这老头狠人一个!

老孔头的折腾人生

弄明白成语出处,我这手又闲不住了。干脆翻箱倒柜把《孔子传》也扒拉出来,想瞅瞅这狠人到底干了

第一回看他周游列国,差点笑岔气。书里写孔子带着一帮学生跟逃荒似的,从卫国跑到陈国,又困在蔡国好几天饿肚子。楚王想用他,结果被大臣吓得缩了头;郑国人说他"累累若丧家之狗",他自己听了还嘿嘿乐。我心想这不就是古代版求职碰壁记吗?

后来看到他回鲁国搞教育,可算正经起来了。我掰着手指头数他整理的书:《诗经》删得只剩三百来首,《春秋》写得跟新闻标题似的贼精炼。有段学生评价特逗:子贡说老师讲道理就跟"数仞之墙",墙太高连门都找不着,这比喻太损了!

翻完书才悟到的事儿

合上书琢磨半天,韦编三绝哪是光说读书勤快。这老头56岁才出门找工作,一路吃瘪照样折腾;70多岁了还在修书带学生;学生宰予大白天睡懒觉,他气得骂"朽木不可雕",骂完接着教。越想越觉得,这成语背后是个活生生的犟骨头!

搞完这事儿累得我脖子疼,可心里头敞亮了。以前就背过几句"有教无类",这回是真瞧见个又倔又热乎的老头子在竹简堆里扑腾的模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