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发工资条的时候,手都抖了。隔壁工位新来的小伙子,干着跟我一样的活,工资条末尾数字愣是比我多出两千五。我俩名字排一块儿,他那数字明晃晃的,跟晒脸似的。
第一步:憋着火,先查明白
没当场冲进领导办公室拍桌子,我先怂了。摸出手机躲进厕所隔间,把入职合同翻出来看。当时签的工资写的啥来着?又去翻那会儿的招聘广告,上面写的工资范围,好家伙,他那数还真就在最高档飘着。打开电脑偷偷查了公司内网的同级别工资区间,再把求职网站上的同行行情看了一圈。一对比,我自己这数,在公司里垫底,跟外面比也差一截——心里那火,更旺了。
第二步:别光喊冤,拿东西说话
光说我比他少,老板肯定打哈哈。我把这半年干的活儿,一件件捋。上个月那个项目,客户难搞?是我熬夜啃下来的。团队三个人的报告,是我统稿修到凌晨三点。季度绩效评优,是不是连续拿了?全白纸黑字写在邮件和系统记录里。我打开个破Excel表格,把干的这些事、带来的结果,跟合同里那个冷冰冰的底薪列在一起看——这价码,对不起我流的汗。
第三步:找个好时机,堵门去
挑了个领导看着不太忙的下午,他刚泡了杯茶,脸上还没那么紧绷。我攥着打印好的那个破Excel,吸了口气敲门进去。开门见山,不绕弯子:“领导,跟您聊聊工资,心里有点憋屈。” 直接把工资倒挂那事和我的业绩表摊他桌上,“这差距加上这工作量,心里真拧巴,您看是不是能调调?” 他扶了扶眼镜,没立刻蹦出“公司规定”那套话。
第四步:扛住太极,钉死数字
果然,他开始打太极:“公司有体系…岗位价值…都按制度来…” 我没接这话茬,指着我那份业绩表:“您看这数据,我这活儿是不是干到位了?咱就对标市场价和内部公平,加多少数能让这事翻篇?给个数,我看看能不能接受。” 他手指头在桌上敲了几下,沉默那会儿,空气都快凝住了。
第五步:等结果,备后手
他说:“这事超出我的权限,得跟上面和大领导通气。” 行,要汇报嘛我等,但我也不傻。出来就把简历在招聘软件重新开了个光,投了几家待遇看着顺眼的。手里捏着面试邀请当后路,心里才稳了点。等了一星期,领导找我谈话,数加了1800,虽然没完全拉平,但至少往前迈了一大步。
后来才知道,当时跟我前后脚进去的好几个女同事,都吃了闷亏。这事教会我一课:工资不会天上掉,发现不对别怂包,数要查明白,活儿要亮出来,时机得卡准,谈判钉死数,后路准备好——攥着本事和证据,才有底气让那些“规矩”松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