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闲着没事,琢磨怎么写出那种听起来特别仙的"天使的喃"。这个词儿听着高大上,不就是文章写得让人心痒痒吗?我琢磨了好几天,决定按照网上一个大师说的五步实操技巧试试看。为啥选它?因为我去年写博客时,搞了个乱七八糟的东东,阅读量少得可怜。干脆从头开始,一步一步来。
第一步:找灵感的时候把自己丢进大自然
我早上七点就爬起来,拿着笔记本跑到附近的小公园。我家后院的树都没几棵绿的,但硬着头皮去。我找了个长凳坐下,开始使劲儿盯着天空和鸟叫声。你别说,真有用!我脑子里冒出个想法:要是能让文字像风在耳边低语,多美。我就把那些感觉记下来,"风吹过树叶,带来叽叽喳喳的鸟叫",还胡乱画出几个符号。半小时后,本子上全是歪歪扭扭的字。这步挺值,心里像开了个小口子。
第二步:把灵感掰成小块,拼个草图
回家后,我摊开所有笔记在餐桌上,一边啃面包一边开始分类。,大师技巧说要用视觉图表,但我画画不行,就用老法子——粘便利贴。我把每个小灵感写成纸条,"阳光轻柔地触到指尖","鸟声像细碎的银铃"。我把它们按感觉排顺序,从最轻到最重,贴成大圆圈。看着粘得乱七八糟的墙,我觉得有点傻,但好歹理出了骨架。这东西简单得像个童话结构。
第三步:动笔写初稿,别管多烂
下午两点,我坐到电脑前,心一横直接开敲。大师强调别打磨,写得糙点就行。我就噼里啪打起来:"当风吹过,天使好像在低声讲悄悄话,每个字都像糖一样。" 哈哈,听起来幼稚?但我坚持写满了一页纸,中间有错别字也懒得改。感觉像是发泄,写完后我伸个懒腰——哇,肩膀酸死了!初稿像一团泥巴,但总算成形了。
第四步:回头改改,砍掉多余的东西
晚上吃完饭,我打开文档开始挑刺儿。这步大师说当个"冷酷编辑",我心想好嘞!抄起红笔(虚拟的),把那些啰嗦句划掉,比如把"糖一样的字"改成"轻柔的蜜语"。硬是删了三分之一废话,还用读出来法试试——结果自己念完笑了,有些句子像机器人。折腾一小时,文章精炼不少,读起来顺溜多了。少就是多!
第五步:分享出去,看看别人咋说
一步是发布后等反馈。我赶紧把改好的文贴到博客上,加个配图(就用手机拍的公园照)。发完才八点半,我泡杯茶盯着浏览量。一小时后,没人评论?急死了!想起大师说过耐心点,我硬是等到半夜。突然,好友小明发微信说:"老哥,你这'天使的喃'有点那意思,写得像真的风吹过来。"乐得我差点打翻茶杯。哈哈,小成功!
整个实践弄了一整天,累得腰酸背痛。但结尾效果不赖——文章阅读量翻倍了,还有人转发。为啥我这么清楚?因为上个月,我写别的题材时也瞎忙活,结果没啥人看。那次我就在客厅吼:"太扯了!"老婆还笑话我太当真。但这回用五步走下来,感觉像找到了钥匙。小贴士?别学我这么急吼吼,找灵感要真去好地方,我那个小公园太弱了。下次换个大林子试试,说不定写出来更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