惑星螺旋丸对比测试?(行内人教你选出最强选择!)

最近刷短视频总看到有人玩那个啥惑星螺旋丸玩具,宣传视频拍得贼酷炫,说什么“空气动力”“仿真忍术效果”。我这人好奇心重,加上儿子整天嚷嚷同学有,干脆就花了两天工资,把市面上仨牌子全都买回来了!寻思着既然要买,不如搞个对比给大家趟趟雷。

第一步:搞货开箱

先跑电商平台按销量排序,逮住前三名的爆款全下单,管它叫火星、土星、水星牌子(避免广告嫌疑瞎起的)。好家伙,等快递那几天儿子一天问八遍。

快递一到我就直接车库开干。火星牌子包装最花哨,塑料壳硬是整得跟手办似的,拆得我指甲快劈了;土星牌子直接薄纸盒,一抖就出来了,塑料膜上还印着注意事项;水星牌子看着就像地摊货,泡沫袋子一套,里面就一透明塑料袋,玩具直接散装着!

第二步:实操比划

1. 组装折腾:

  • 火星:零件七零八碎,一个手柄配仨不同尺寸的球。按照说明硬是拧螺丝装了半小时,儿子在旁边早没耐心跑了。
  • 土星:就两半球,中间有卡子,一按一拧“咔哒”就完事了,十秒不到。
  • 水星:啥也别说了,拿出来就是个整体圆球加个破拉绳,倒是快,塑料边剌手。

2. 搓丸子实测:

车库腾出块空地,手机架好慢动作录像准备开测。核心就两点:甩出去转得爽不爽?泡沫水珠喷得够不够猛?

  • 火星版:握住手柄一顿狂甩,呼呼带风。松开机关,中间那个泡沫环确实开始转,像个电风扇似的喷水珠,甩得车库墙壁到处都是点子。慢动作回放,泡泡是螺旋飞出去的,挺唬人!就是搓一次得补一次水和泡沫浓缩液,烦死。
  • 土星版:操作简单点,就按按钮。喷雾量贼大!呼一下出去一片白烟,视觉效果拉满,跟放了个小型烟雾弹似的。可惜慢镜头一看,水滴不是螺旋飞,是直接炸开乱喷的。而且这烟雾浓得差点触发我车库烟感报警!
  • 水星版:拽绳,抡圆了胳膊往旁边一甩……没转起来?泡沫水珠噗嗤一下挤出来,滴滴答答淋了我一鞋。再试一次,卯足劲使劲抡,整个球差点脱手砸车玻璃上!泡沫液倒是漏得满地,螺旋影儿都没见着。

第三步:结果惨烈

测完一片狼藉,车库跟水帘洞加火灾现场似的:

  • 火星:效果最像宣传片里的“螺旋丸”,泡泡转得好看,就是步骤麻烦,补液补得我肉疼。甩半小时手都酸了,儿子嫌麻烦直接玩土星去了。
  • 土星:简单粗暴效果一按就喷发,小孩最爱这种瞬间视觉冲击。可惜水汽太重,喷完地滑得很,差点摔跤。而且水雾太大容易挨骂!
  • 水星:纯纯冤种!别说螺旋丸了,扔出去像个哑炮,泡泡滋两下就没了,塑料壳薄得感觉一捏就碎。买回来当天就被儿子嫌弃丢墙角吃灰。

废话

折腾一下午得出个大实话:火星牌子适合你追求那点“真实还原”的骚包心理(前提是耐心足手劲儿好钱包鼓);土星牌子最适合拿来哄娃或者拍个三秒朋友圈装X,就是得擦地通风;水星牌子?丢垃圾桶都嫌麻烦!

我后来为啥执着研究这破玩意儿?大学那会儿动漫社搞表演,我负责特效道具。当时就想整个“螺旋丸”唬人,吭哧吭哧拿电机、电瓶、玻璃钢壳造了个能转的球,结果太重甩不动,表演时还漏电,把社长头毛电得竖起来成了刺猬!社费报销单上赫然大字“因公电击治疗费”。从此我就对这“螺旋特效”有了心结!现在儿子闹着要,买回来测试才发现——当年社长头上那造型,跟今天土星牌喷出来那团云雾简直一模一样!缘,妙不可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