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我那小侄子满周岁,家里人可重视这事儿,张罗一大桌子亲戚朋友,说要给孩子办个抓周仪式。这抓周我还是小时候听老人提过一嘴,自己还真没亲眼见过,这回也算开眼界。
那天一大早,我就被我姐的电话给吵醒,催着我赶紧过去帮忙。到她家,嚯,那叫一个热闹!客厅里摆张大圆桌,上面铺着红布,喜气洋洋的。我姐夫正忙着往桌上摆东西,我凑过去一看,有书本、毛笔、算盘、小秤砣、钱币、还有些小玩具,五花八门的,摆得满满当当。
我姐看我来,赶紧招呼我:“来来来,帮我把这些东西摆摆要摆成个扇形,每个东西离宝宝的距离都得差不多,这样才公平。” 我一边答应着,一边动手帮忙。这摆东西还挺有讲究,不能乱放,得让宝宝不管抓哪个都方便。
祭拜祖先
东西摆好后,我姐夫抱着小侄子,先到祖先牌位前拜拜。嘴里还念念有词,大概就是说些保佑孩子平安长大,感谢祖先庇佑之类的话。虽然我不太懂这些,但也能感受到那种庄重和虔诚。
净手礼
拜完祖先,就是“净手礼”。我姐端来一盆清水,里面放个苹果、几根小葱,还有一些大米。我姐夫抱着孩子,我姐拿着勺子,舀点水,轻轻地在孩子手上洗洗。一边洗还一边说着:“一洗手,平平安安;二洗手,聪明伶俐;三洗手,富贵绵长。” 听着还挺有意思,都是些吉祥话。
滚灾祈福
- 然后就是“滚灾祈福”。
我姐拿出一个煮熟的鸡蛋,剥壳,在孩子身上轻轻地滚来滚去。我妈也在旁边帮腔,念叨着:“滚灾滚灾,灾难走开;宝宝聪明,健康常在!” 这鸡蛋滚完,就不能吃,说是要把灾祸都带走。
开始抓周
一切准备就绪,重头戏“抓周”终于开始!
我姐夫把小侄子放到桌子中间,小家伙一开始还有点懵,东张西望的。大家伙儿都围着桌子,屏住呼吸,等着看他抓什么。小侄子先是盯着那些东西看一会儿,然后慢慢地爬向那个算盘。大家一看,都乐,说这孩子以后肯定会理财,是个做生意的料。
小侄子抓起算盘,拨弄几下,又放下。他又爬向那本书,抓起来翻翻,好像还挺感兴趣。这下大家又说,这孩子以后肯定爱学习,是个读书的料。
整个过程还挺有趣的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,都在猜小侄子以后会干什么。虽然这抓周就是图个吉利,但也能看出长辈们对孩子的期望。
抓周结束后,大家就开始吃饭喝酒,庆祝小侄子满周岁。我也算是见证这场传统的仪式,感觉挺有意义的。这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方式,更承载着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回家的路上,我还在回味着这场抓周仪式。虽然时代在变,但这些传统习俗依然在我们身边延续着,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仪式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一种情感的寄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