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纸贵的典故是什么意思?简单几句话让你搞明白。

我就想跟大家伙儿聊聊“洛阳纸贵”这个词儿。老听人说,也模模糊糊知道是说啥东西特火,但具体咋回事儿,我还真有点儿犯迷糊。

我的琢磨过程

前几天跟朋友聊天,他又蹦出这么一句,我当时就寻思,这背后肯定有个好玩的故事。咱不能老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嘛对不?所以我就琢磨着,得好好弄明白它。

就好琢磨事儿。我就想,“洛阳纸贵”,那肯定是洛阳的纸卖得贵呗。但这为啥贵?是因为什么稀罕玩意儿,还是说产量太少了?光这么想,肯定是想不明白的。

动手查查资料

我就开始回忆,好像以前在哪儿瞟到过,这事儿跟一个叫左思的人有关系。得,顺着这条线摸下去。我翻了翻脑子里的存货,又到处找了找资料,现在方便,不用像古人那样跑图书馆,在常用的信息渠道里扒拉扒拉,信息就出来了。

原来,这左思是西晋时候的一个文学家。他小时候,据说脑子不算太灵光,他爹都挺失望的,说他这孩子不行。这话可够伤人的。

可左思这人有股子韧劲儿,他不服输。他就憋着一股劲儿,要写一部大作,叫《三都赋》。这《三都赋》写的是啥?就是当时的魏都洛阳、蜀都成都、吴都建业这三个大城市。你想想,这工程得多大!

他为了写这书,那真是下了血本了。据说花了整整十年功夫!十年磨一剑!而且他家里头,门上、窗户上,甚至厕所里,都放着纸和笔,想到啥就赶紧记下来。这劲头,一般人真没有。

故事的高潮来了

更有意思的是,当时还有个挺有名的文学家叫陆机。他一听说左思这无名小卒要写《三都赋》,就嘲笑他,说等他写完了,正好拿来盖酒坛子。这话多损呐!

但是,左思顶住了压力,硬是把《三都赋》给写出来了。写出来之后,一开始也没啥大动静。后来经过一些名人,比如张华什么的,一品评,一下子就火了!

这一下可不得了。当时洛阳城里的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,都抢着要抄这部《三都赋》。你想,那时候又没有复印机打印机,想看书,可不就得手抄嘛这么一来二去,抄书的人太多了,洛阳城里的纸张一下子就不够用了,价格自然就蹭蹭往上涨。“洛阳纸贵”就这么来的。

我的理解与收获

所以你看,“洛阳纸贵”,它表面上说的是纸张因为抢购而涨价,但实际上,是比喻一个人的作品写得太好了,特别有价值,所以风行一时,大家都抢着要看,要传播。

这陆机后来看到左思的《三都赋》,也是佩服得不行,觉得自己写不出来这么好的,就把自己原来也想写类似题材的念头给打消了。

弄明白这点之后,我心里头也敞亮多了。以后再用这个词儿,或者听别人说,咱心里就有底了,知道它背后是这么一个励志又有趣的故事。这左思,也真是个牛人!坚持十年,不容易!

这就是我今天琢磨“洛阳纸贵”这个典故的整个过程,分享给大家,希望大伙儿也觉得有点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