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唠唠我玩FF14召唤师这点事儿。我瞅着召唤师这职业,又是宝宝又是大龙的,特效酷炫,感觉挺带劲。听说还挺灵活,不用死站桩,我就动心了,寻思着这职业肯定好上手,还能打出不错的伤害。
初探门径,手忙脚乱
刚转职成召唤师那会儿,有点懵。看着技能栏里一堆图标,什么宝宝技能,什么以太超流,还有各种DOT(持续伤害技能),感觉头都大了。一开始打木桩,那真是手忙脚乱,经常是宝宝忘了叫,DOT断了,能量也不知道该怎么用。
那时候还是比较早的版本,召唤的循环相对复杂一些。我记得特别清楚,为了搞明白那个三灾怎么用,还有龙神迸发和不死鸟迸发那套爆发,我对着攻略视频,一个技能一个技能地抠。有时候打个四人本,我都紧张得不行,生怕哪个技能按错了,DPS掉一大截,拖累队友。
摸索与练习,渐入佳境
后来我就下定决心,必须把这职业玩明白了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死磕木桩。每天上线,啥也不干,先对着木桩打个半小时。把起手爆发练熟,把各个阶段的技能衔接搞明白。比如,什么时候用以太超流,什么时候留着能量进爆发,这些都得形成肌肉记忆。
我还特别注意观察那些玩得好的召唤是怎么打的。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学过来,但至少能学到一些思路。比如他们怎么处理移动战,怎么在躲避机制的同时尽量不断输出。慢慢地,我发现召唤师的灵活性确实是个大优势。很多时候,别的远程职业可能需要停手躲技能,召唤还能甩几个瞬发技能蹭点伤害。
- 熟悉技能:把每个技能说明都看懂,知道它是干啥的,CD多久,消耗多少。
- 练习循环:对着木桩反复练,从起手到平稳期,再到爆发期,形成一套流畅的肌肉记忆。
- 实战检验:打各种副本,从简单的练手,到有难度的挑战,在实战中去适应和调整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打一个比较难的零式副本,有一个阶段需要频繁跑位,很多队友都叫苦不迭,说输出环境太差。但我当时用召唤,感觉还行,因为大部分核心技能都能在移动中释放,或者是有足够的时间窗口。那次打完,看着自己的DPS统计,心里美滋滋的,感觉之前的练习都没白费。
版本更迭与新的理解
后来游戏版本更新,特别是到了晓月版本,召唤师的技能循环有了挺大的改动,整体上变得更直观了。以前那些复杂的DOT管理和能量规划,都简化了不少。一开始我还不太适应,感觉好像失去了点什么“深度”。
但玩了一段时间后,我发现新的召唤虽然操作量下来了,但想打依然需要对职业有深刻的理解。比如,宝石兽的选择和释放时机,巴哈姆特和不死鸟阶段的技能填充,这些都需要根据副本的具体情况来调整。而且因为操作简化了,反而更能把注意力放到副本机制和团队配合上。
现在玩召唤,感觉就是突出一个“稳”和“爽”。起手一套爆发打出去,看着那一串串巨大的伤害数字,特别有成就感。平稳期也能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,打出不俗的持续输出。而且召唤的AOE(范围伤害)能力也一直挺强的,清小怪那叫一个效率。
我从一个手残召唤新手,到现在能比较熟练地驾驭这个职业,中间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。但每次看到召唤兽登场,打出华丽的技能,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。召唤师已经是我在艾欧泽亚冒险的主力职业了,感觉这个职业既有操作感,又有视觉冲击力,玩起来确实挺开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