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雄难过美人关
这句老话,“英雄难过美人关”,我自个儿琢磨了挺长时间。年轻时候听着,总觉得是给那些失败的英雄找补,把锅甩给女人。但凡事经历多了,回头再品品,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在里头。
我一开始实践这事儿,就是翻翻那些史书,看看那些大英雄是怎么栽跟头的。你瞅瞅:
- 项羽,那家伙,力气大得能把山都拔起来,气概能盖过全世界。结果?就因为一个虞姬,在乌江边上自己抹了脖子。你说他当时要是心一横,或者虞姬脑子活络点,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,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?但这事儿,他就卡在那儿了,过不去了。
- 吕布,武艺那是没得挑,三国里头数一数二的猛将。可他?为了个貂蝉,连自个儿的义父董卓都给捅了。这貂蝉是真有那么大魅力,还是吕布自个儿立场不坚定,容易被美色冲昏头脑?我看,这“美人关”里头,他自己的选择占了大头。
- 再说那个唐玄宗李隆基,早期也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?开元盛世,多牛。可碰上杨玉环,好家伙,魂儿都没了。为了让杨贵妃吃口新鲜荔枝,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,那马跑死了多少匹,累坏了多少人?国家大事都抛到脑后了。这关,是他自己乐意待在里头,不想出来。
后来我琢磨琢磨,这“美人关”,不一定非得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。有时候,它可能是一种执念,一种诱惑,一种能让你偏离主道儿的东西。
就拿我自个儿来说,也不是啥英雄,就一普通人。早些年刚开始捣鼓点小玩意儿的时候,一开始目标特明确,就是要解决个实际问题,让东西好用。结果,干着干着,看到个新技术,或者某个设计方案特别花哨,心里就痒痒,觉得“这个牛,我得用上!”然后就一头扎进去研究那个新东西,把原来的正事儿给耽误了。费了老大劲儿,新东西是学了点皮毛,可最初要解决的问题还在那儿摆着,甚至更麻烦了。这不也算是没过“技术革新”这个“美人关”吗?被那些新鲜玩意儿迷了眼,忘了初心。
还有的时候,这“美人”可能是安逸。本来一腔热血,想干点啥事出来。结果,日子稍微过得舒坦一点了,有点小成就了,人就开始犯懒,不想再那么拼了。那“安逸”不也成了个“美人儿”嘛温柔乡是英雄冢,就把你那点儿英雄气给磨没了。我见过不少人,年轻时候嗷嗷叫,三四十岁,家庭稳定了,工作也熟门熟路了,那股冲劲儿就慢慢没了,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也不想再往前挪一步了。这不也是一种“难过美人关”?
我这实践记录琢磨到觉得这“英雄难过美人关”,表面上说的是英雄和美女的事儿,实际上,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定力、智慧,还有他心里到底想要啥。真能成事儿的,不是说他这辈子碰不上“美人”,而是他心里有数,知道啥时候该收心,啥时候该绕道走。那些真栽了的,往往不是因为“美人”太厉害,而是自个儿心里那道坎儿,没迈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