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喜欢看电竞赛事,特别是英雄联盟的比赛。2022MSI季中赛快结束那会儿,大家都在议论谁是最佳选手,我就想着自己动手研究一下,把这些东西整理成记录。
准备阶段
那天早晨,我刚爬起来,坐在电脑前喝着咖啡,琢磨着怎么开始。我得找出2022MSI的比赛数据,要不然光凭记忆肯定搞不定。我就打开几个电竞网站,到处翻找统计资料。结果费了不少劲,数据挺碎的,一会是击杀数,一会是助攻数,还有那些关键团战表现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我赶紧拿了支笔和本子,手动抄写下来,这样不容易弄错。
我就回想那些比赛过程。2022MSI我每场都追了直播,但有些细节模糊了。我点开电脑里的录像,从小组赛开始一局一局地回看。重点关注几个热门选手,像T1的Faker和G2的Caps这些。边看边在本子上记笔记,比如团战中谁的表现最亮眼,谁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。这种活干久了,眼睛都酸了。
分析数据的过程
数据攒得差不多了,我开始整理统计。那会儿我把本子上的东西敲进表格软件里,好一顿计算。MVP这东西不能只看击杀多,还得看死亡少和助攻贡献。我做了个小表格,把选手的数据放进去,一项一项比。结果发现有些数据挺有意思——比如,某个选手在关键局表现超猛,但总体稳定性不行。
- Faker的统计:平均每局击杀6次,死亡2次,助攻8次左右,但后期失误多了点。
- Caps的数据:团战里助攻经常超10次,但前期经济跟不上。
- 其他选手:有个新人杀得猛,可关键时刻怂了。
我就觉得光看数字还不行,得结合比赛回放验证。我又花了一天重看决赛片段,这回聚焦在每个选手的表现上。比如,决赛第二局,Faker那波绕后操作真是神了,直接逆转局面;而Caps在控场方面很稳,但总差点火力。弄了半天,我的结论慢慢出来了。
得出结论和分享
折腾了一整周,数据和分析都搞定了。我发现2022MSI的最佳选手是G2的Caps——不是因为数据排名第一,而是整体表现最稳,从头到尾没拖后腿,关键团战总站出来扛大梁。Faker的数据虽但后期失误多,影响了战绩。我把这些写成记录,放到了博客上,还加了点视频截图解释。读者反响挺热乎的,有人说终于明白了,原来MVP不是只看击杀数多寡。
复盘整个过程,我觉得这种实践挺接地气的,既能满足好奇心,又能练练分析本事。要是下次有人问我类似问题,我肯定告诉他:先从数据开始,别怕手动抄抄写写,回看录像验证——这么一套下来,保准你得出靠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