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因
昨儿买菜撞见隔壁木兰妈拎着四袋大米爬楼梯,我赶紧搭把手。随口问了句"买这么多得吃半年?"结果她叹气说家里五张嘴等着。回家越想越不对——上个月居委会登记表写她家三口人,这多出两张嘴哪来的?
踩坑阶段
先试了最蠢的法子:蹲楼道数外卖盒。连续三天扒着猫眼盯,好家伙,午饭晚饭加夜宵,餐盒都堆成山了。可外卖小哥每次送两三份,根本分不清谁吃。
- 周二中午:黄焖鸡三份+奶茶四杯
- 周三晚上:饺子五盒+炒饭两桶
- 最绝是周四凌晨,烧烤签子哗倒进垃圾桶,少说二三十根
这么搞下去我快成变态了,赶紧换路子。
破局妙招
突然想起物业新装的人脸识别门禁。大清早堵在监控室跟保安唠嗑,两包华子塞过去:"王哥帮查查304昨天进门人次呗?系统不是自动计数嘛"
他鼠标咔嗒点开记录表:
- 下午4:08 木兰背书包蹦进来
- 5:30 穿西装男人刷脸(估计她爸)
- 6:17 俩老太太前后脚进,系统显示"访客模式"
这不就破案了!中午那四杯奶茶,两杯准是给临时串门的姥姥姨姥。
最终验证
今早故意掐着点倒垃圾,正撞见木兰妈送老太太下楼。我拎着垃圾袋装作偶遇:"阿姨们不多住几天?"老太太摆摆手:"家里鸡还没喂,要不是照顾外孙女月考..."
回家翻出居委会新表一看:"常住3人+临时照看人2人"。得,五口人真相大白。搞半天就为躲超生罚款,藏得真他妈深。
踩过的雷
总结三个教训:
- 外卖量根本不准,现在年轻人奶茶当水喝
- 水电表更不靠谱,木兰家全天开空调,比我家四口人还费电
- 最稳还是蹭科技手段,人脸识别加访客记录双保险
啰嗦句:要没物业这破系统,我八成还在扒猫眼。这年头想搞清邻居家几口人,硬是整出刑侦味儿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