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游小姐潜规则是真的吗?看完这篇你就全明白了!

得,哥几个姐几个,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个所谓的“导游小姐潜规则”。要说这事儿,我可真不是道听途说,算是有那么点儿“实践经验”,不过这经验不是我自己当导游得来的,而是从我一铁瓷那儿挖出来的。

我这发小,叫小丽,大学毕业那会儿,一门心思就想当导游,说是能到处看看风景,还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,多刚开始那阵子,甭提多带劲了,天天看她在朋友圈发这里玩那里吃的,照片都光鲜亮丽的。我们都挺羡慕,觉得这工作是真不错。

可好景不长,大概也就过了小半年,我就瞅着小丽有点不对劲了。原来隔三差五跟我们出来聚餐的,后来喊她都说忙,偶尔见一面,也是一脸疲惫,话也少了。有一次我们几个硬把她拖出来吃饭,她喝了点酒,话匣子才打开,那委屈,差点当场就哭了。

这时候我才开始“实践”上了,具体说就是刨根问底地问她到底咋回事。她一开始还支支吾吾的,后来可能实在憋不住了,就把里面的弯弯绕绕都跟我说了。不问不知道,一问吓一跳!

她说,这导游,尤其是她们这种刚入行没啥背景的,底薪低得吓人,有时候一个月就千把块钱,在大城市里塞牙缝都不够。那靠啥活?主要就是靠游客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的提成。这下你们明白了?为啥有的导游那么卖力地劝你买东西,甚至有时候说话还不好听。

小丽跟我细数了她经历的那些个“潜规则”:

  • 没业绩就没饭吃。旅行社给的压力特别大,每天都有指标,带的团消费不够,回去就要挨领导批,甚至扣钱。她说她见过有的老导游,因为客人不配合,一分钱没赚到,回程路上自己偷偷抹眼泪的。
  • 脸皮得够厚,嘴皮子得够溜。以前她也是个挺文静的姑娘,干了这行,硬生生被逼成了“话痨”。好话歹话说尽,就是为了让游客多掏点钱。她说,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像自己了,那种感觉特别难受。
  • 购物点和自费项目水深。很多购物点给导游的提成高,但东西质量嘛就那样。导游心里也清楚,但没办法,为了生活,只能硬着头皮推。她说,有时候遇到些明白的游客,直接怼回来,她也只能陪笑脸,心里憋屈得很。
  • 受气是家常便饭。游客不满意要投诉,旅行社为了息事宁人,很多时候板子就打在导游身上。她说有时候真不是她的错,但也得背锅。

我听她这么一说,才明白过来。以前出去旅游,遇到导游使劲推销,心里还挺烦的,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市侩。现在想想,她们可能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处倒。

小丽干了差不多一年多,实在顶不住了。她说那种每天算计着怎么让游客多花钱,怎么完成任务的日子,太折磨人了。精神压力太大了,还是辞职转行了。她说,宁愿找个工资低点但踏实的工作,也不想再那么勾心斗角、看人脸色了。

我今天把这些“实践记录”分享出来,不是说要给所有导游的行为开脱。那些强制购物、辱骂游客的黑心导游,咱必须抵制,没得说! 我就是想说,这个行业里面,确实有些不为人知的辛酸。很多所谓的“潜规则”,也是被大环境逼出来的。下次大家再遇到导游推销,先别急着上火,或许可以多一分理解,前提是别突破咱消费的底线和原则。

这就是我通过我发小“实践”到的这点东西,希望能让大家对这行多一点点了解。都不容易。